当前位置:首页 » 包打听-基于媒介和媒体的专业筛选 » 像麦肯锡、兰德和华与华一样思考 » 正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五型金融”指导意见2024

#引言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5月9日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不仅为银行业和保险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科技金融: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是国之利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显著提升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与保险保障水平。

**措施**: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研发专属金融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有效满足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需求。

– 加强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规范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探索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 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软件首版次安全保险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二、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指导意见》提出,未来五年,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

**措施**:

–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促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探索绿色保险费率调节机制。

– 强化对客户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的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采取差别化管理措施,有效满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

#三、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

**措施**:

– 银行保险机构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

– 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

– 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对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融资支持。

– 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改善投保理赔服务,为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提供全面保险保障。

#四、养老金融:适应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金融需求日益凸显。《指导意见》提出,未来五年,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措施**:

–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发展。

– 扩大商业养老金试点范围,丰富税优健康保险产品供给,让相关政策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 探索包含长期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持续推进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

– 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推动金融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

#五、数字金融: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五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要基本建成。

**措施**:

– 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强化业务管理、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 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外包等风险管理,防范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提高运营韧性。

– 鼓励科技领先金融机构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服务,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拓展线上渠道,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

#结语

《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金融行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金融监管总局的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银行业和保险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五年,随着“五篇大文章”的逐步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金融行业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监管与执行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必须将“五篇大文章”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加大内部资源倾斜,并在内部绩效考核中提升相关业务的占比。同时,机构需避免过度授信,严防资金骗取和套取行为。金融监管总局将对违法违规和金融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机构职能发挥

在执行“五篇大文章”的过程中,各类银行保险机构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指导意见》提出,要有效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功能,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小银行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保险业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非银行金融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

#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

《指导意见》还对银行保险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风险底线的坚守提出了具体要求。机构需建立健全专项领导协调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通过加大信贷资源投入、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等措施,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展望

随着《指导意见》的深入实施,预计银行业保险业将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金融监管总局的这一重磅部署,无疑将开启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背景

中国的金融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金融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推动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摆在金融监管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政策意义

《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为了回应这些挑战,指明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金融行业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Metasoul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五型金融”指导意见2024
分享到
0 赞

相关推荐

评论 (0)

联系我们

sjmedia81

sjmedia81

微信公众号

sjmedia81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sjmedia81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服务热线
4008290919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