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包打听-基于媒介和媒体的专业筛选 » 正文

今日与国同庆,试问“中国”何源?周王演讲,何氏铸尊 宅兹中国

在宝鸡青铜博物院,一座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殿堂,藏有超过一万二千件的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珍品。在这些璀璨的文物中,何尊以其独特的造型、古老的年代和精美的装饰,成为了最为人所称道的瑰宝。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其上的“中国”二字铭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一词的实物证据,标志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何尊的发现,如同许多国宝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它曾被一位村民带回家中,用作盛放粮食的容器,直到1965年,它险些被送入废品收购站的熔炉。幸运的是,宝鸡市博物馆的专家们在收购站中发现了这件宝物,并以30元的价格将其购回,使其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75年,当青铜器研究专家在为它除锈时,意外地在尊的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其中“余其宅兹中国”一句,揭示了“中国”一词在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上的首次出现,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文物界,使“何尊”名扬四海。

何尊的造型庄重而典雅,尊口呈圆形,直颈,腹部微鼓,圈足。颈部和腹部饰有精美的花纹,包括兽面纹、夔纹、蕉叶纹等,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信仰和崇拜,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铭文,作为何尊的点睛之笔,记录了周成王赏赐给何姓贵族的青铜器。铭文中提到了文王和武王的功绩,并引用了周武王在嵩山祭祀时的祷辞“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里的“中国”并非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即伊河、洛河流域。

铭文还明确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与《尚书》《诗经》等先秦典籍中的记载相印证,起到了以物证史的作用。

何尊不仅是中华文明早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实证,也是“中国”一词流传至今的起点。如今,它静静地伫立在博物馆中,见证了无数的春秋更迭,诉说着无尽的历史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Metasoul » 今日与国同庆,试问“中国”何源?周王演讲,何氏铸尊 宅兹中国
分享到
0 赞

相关推荐

评论 (0)

联系我们

sjmedia81

sjmedia81

微信公众号

sjmedia81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sjmedia81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服务热线
4008290919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