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DB集团领导们:
上周与X部长沟通后我思考了几天,关于财税培训有一些想法向领导们汇报:
一般意义上的培训,往往不能直接帮助员工提升业绩。培训课程中的知识,很多都是方法论层面的总结,穿插少量真实的案例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参训人员理解培训内容。
很多企业的培训总是会落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管理层热心地组织培训,对培训寄予厚望。无论花钱请讲师还是自己熬夜写课件,他们恨不得把毕生所学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员工。但员工往往是不情不愿地参加培训,无精打采地听完几个小时的课程,可能只听懂了一小部分,也可能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回到工作岗位上,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
有人统计后发现,一位员工参加一场培训,当场可以吸收30%的内容,一周后还记得10%的内容,1个月后只记得5%的内容,3个月后差不多已经完全忘记了所有内容。
大家都觉得培训有用,但又说不出到底有什么作用。每年做年度述职时,公司让员工提建议,很多员工都说希望公司在新的一年里组织更多的培训,提升大家的业务水平。但实际上,如果公司真正采纳这个建议,来年开始组织培训的时候,很多员工又觉得公司组织的培训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这真是一个黑色幽默。
改培训为训练是打破僵局的一种有效方式。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和解答可以协助财务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将税法在工作中如何学以致用不断实践。
财务岗位是每天都要进行大量实践的岗位。一个好的税法策略,一个有效的降本增效点,甚至一句好的沟通话术,我们都可以上午培训和答疑,下午实战验证。因此,我非常反对在培训过程中给财务人员灌输大量的方法论,我认为应该把复杂的方法论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任务,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确保参训人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上午的培训和答疑结束之后,把任务安排给参训人员,确保每个人都按要求进行思考。下午复盘实战时,要针对执行结果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这种从理论到实战验证再到集体复盘的过程,要反复进行多次,只要坚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把好的训练方法转化为财务人员的工作习惯。
这种自下而上的沙龙形式的探讨,非常适用于打造学习型团队。
对财务团队来说,具备训练能力的财务经理是真正的宝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财务经理培养人的能力几乎决定了财务团队整体的战斗力。
培训或训练的核心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根据去年12月为贵司财务部进行的《年终企业税收风险核查及应对策略》培训基础,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将传统的税法培训改为培训答疑+实战复盘训练的新模式,协助贵司打造出一批具备创新、合规的优秀财务团队。
ZH税务师事务所
2025年3月17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