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包打听-基于媒介和媒体的专业筛选 » 像麦肯锡、兰德和华与华一样思考 » 正文

马新强在华工科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发言全文

 各位投资者、媒体朋友:

     上午好!感谢各位莅临今天的见面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华工科技的关心、支持、信任!

今天的会议是我们在不确定因素日益加码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召开的一次业绩说明会,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我和公司今天在场的高管都会继续以真诚、开诚布公的态度和大家做全面交流。

2018年以来,全球化鼎盛时期的稳定与繁荣已渐行渐远,以AI为代表的科技巨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华工科技坚持以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托底,积极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构筑差异化优势,交出了各种不确定因素承压下业绩持续向好的发展答卷,公司连续五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15%,净利润增长18%,研发投入增长25%,海外销售收入增长32%。2024年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旗下3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项产品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接下来我用四个关键词和大家做下分享:

第一个关键词:战略聚焦。近年来,华工科技围绕新能源、数字赋能、船舶等“长坡厚雪”赛道积极布局,以国内大循环为基本盘,通过“技术自主+场景深耕”提升全球竞争力。

感知业务所在的华工高理围绕应用场景的拓宽,持续完善传感器族谱体系,去年我们在已有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产品基础上,开发了温压一体传感器、冷媒气体传感器、车载感知集成传感器、车载气体传感器、PTC热管理集成模块等新产品,我们将这些战略新产品和优势产品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在家电、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现在正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领域,未来几年感知业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联接业务所在的华工正源,作为全球第一梯队交付硅光模块的企业,产品速率完成由100G、200G向400G、800G全面升级,并在去年推出搭载自研硅光芯片的800G LPO硅光、1.6T硅光等多款业界前沿产品。在不久前的美国光通讯展上,推出适配下一代AI训练集群的CPO超算光引擎、3.2T模块解决方案。

随着deepseek火爆出圈,再次引燃国内外智算中心的建设。400G,800G光模块持续上量,1.6T光模块也将在2025年商用,同时出现有源铜缆ACC和AEC等增量应用,以及CPO技术持续迭代。我们确信华工正源今年在数通市场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将会持续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数据中心内部存在大量短距离互联的需求,铜缆高速连接作为数据传输的关键连接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华工正源去年全新推出800G AEC模块,今年又推出1.6TAEC和1.6TACC铜缆模块,适用于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能够提供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的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来说至关重要。

智能制造业务凝聚了近30年在工业制造领域宝贵的技术、工艺经验,数千家客户成功案例,10几年前就在定制化设备这个方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两年在同行经营承压的情况下,之前积累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出来,随着设备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大客户粘性增强、品牌影响力加持,软件产品矩阵的极大丰富,智能制造业务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总体上的思路是深耕国内市场,资源倾斜拓展海外市场,抓住船舶、新能源、半导体、工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增长机会,沿着“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数智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结合AI技术的发展,持续发展软硬一体化的竞争实力,我想会继续引领国内行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第二个关键词:融合共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年来,华工科技探索以产业联盟、创建联合实验室、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行业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典范,我们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建立了深层次、多样化的合作路径,与消费电子、汽车、工程机械、船舶、重工、家电等头部企业客户建立战略纵深,形成百余个行业样板点、标杆案例。

华工科技旗下华工投资形成“直投+科创天使+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组合的多层次投资矩阵,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投出云岭光电、华日激光、超擎数智、科阳半导体、长进光子、等多家与公司发展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价值的科技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不断壮大产业生态圈。

第三个关键词:抢抓机遇。

4月以来,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关注,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和持续深入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公司经全面评估,“对等关税政策”对华工科技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基于在澳大利亚、美国、越南、韩国、匈牙利等国布局的子公司、产业基地,在美国对中国原产商品加征进口关税高达145%的情况下,公司可通过位于关税洼地国的海外子公司产能扩张,有效弱化美国对华关税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对美对等加征关税125%,进一步提升了公司部分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以400G单模产品为例,如果用EML路线,采用云岭光电提供的EML芯片,我们比竞争对手便宜$25-30美元;如果用硅光方案,搭载我们自研的硅光芯片,我们比竞争对手便宜$27.5美元。

此外,随着中美科技脱钩、技术封锁、关税大棒,倒逼国内企业转向本土供应链目前来看,硬科技国产替代红利势不可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基础装备、基础部件消费国,我相信在美国持续施压下,国内未来有望孕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及核心部件公司,华工科技作为国产化行业龙头已经享受到了国产替代的红利,不仅是激光装备,还有我们的压力传感器等产品。未来十年,华工科技还将通过对创新的压强式投入,持续卡位核心技术赛道,将国产替代红利积极转化为“行业引领能力”,进一步拓展成长空间。

另一个重大机遇我认为来自于“全球产业升级,产业结构性发展机遇”。由于全球各个国家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今天的全球产业发展呈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并行发展的局面,这种差异化为我们多样化、多梯次的产品组合打开了市场空间。未来10年,AI算力的需求持续提升,AI基础设施、AI终端、智能网联车、智能体将会带来海量的新联接、更高的上行带宽、更低的时延、更高水平的人机交互体验,在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领域将催生更多的新场景、新应用,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都将受益于这一万亿美元级市场机遇。

第四个关键词:压强未来。

身处全新时代周期,一路高歌猛进已一去不返。但20多年的发展,经营管理、技术及产品创新历经多次迭代,我们的核心业务在相关产业领域都构建了比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的领先优势仍将继续保持。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华工科技也在着手制定企业发展的“十五五规划”,期望能通过高能级的创新、全球化经营战略的推进,在“十五五”期间销售收入、净利润等核心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华工科技的主基调就是“压强投入,积极发展”,一方面现有核心业务要继续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领域,拓展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的领域、赛道,比如联合同济、协和医院探索医工结合产品及服务。

国际市场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市场,目前公司的海外营销占比不足15%,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今年开始,我们的核心命题是“扎根”,因地制宜培育本地化研发能力、供应链,拓展本地化朋友圈、培养本地化人才,拓展本地化市场,持续提升产品研发、制造交付响应速度,提升质价比、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尽快将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30%以上。

除全球化经营战略外,创新是我们积极发展的另一个核心战略。过去华工科技的发展逻辑是:以市场为牵引,以技术为驱动,通过“以需定研”促进成果商业化应用。今年,我们的思路有了一定的调整,就是“以技术驱动为主,市场牵引为辅”,着力加强前沿性技术的识别、储备,在“根技术上盖大楼”,在极限制造、6G、星际通讯、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积极探索,开发出更多“全球首发、行业领先、专精特新”的产品。

二是着力提升人才密度,在现有的硕博士人才基础上,以中央研究院为平台,围绕下一代及未来技术,未来5年招聘、留用博士人才500人,硕士2000人,我深信,没有高密度的人才就没有高质效的创新能力。为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我们一是在短期、中长期激励上需要再完善,另一方面也要营造简单、阳光、高效的创新氛围,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台子”、“压担子”,让他们“挑大梁”、“唱主角”,参与甚至牵头负责重大科技项目,创新是无边界的旷野,通过良好的氛围、机制,培养造就面向智能时代战略机遇的攻坚力量。

三是继续拓展创新“朋友圈”,一是依托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汇聚国内外光学、材料、机械、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同时整合国家、地方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头部企业“四路同盟军”之力,构筑底层技术和产业生态,推动与未来产业契合的前沿技术探索;二是通过旗下华工投资以直投、科创天使基金、产业基金等形式,以“填空式”投资关注“产业链最上游、价值链最顶端、技术体系最底层”的硬科技领域,将创新的活跃要素充分聚集起来。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穿越周期,在于抵御种种不确定性,我将与华工科技经营团队一起对时代保持敏锐感知,摆脱路径依赖,敢想敢做,在下一个五年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级、系统跨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Metasoul » 马新强在华工科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发言全文
分享到
0 赞

相关推荐

评论 (0)

联系我们

sjmedia81

sjmedia81

微信公众号

sjmedia81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sjmedia81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服务热线
4008290919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