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给认知升个级 » 后来怎样了? » 正文

锄禾日当午,后来怎样了?

《悯农·之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農·之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唐朝诗人,他的代表作《悯农》被广为人知。然而,关于李绅的生平,尤其是他晚年的生活状况和政治行为,历史上存在争议。

李绅出生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七年,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的中书令,但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李绅在年幼时期就体验过生活的艰难,这可能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和行为。他的母亲是一位才女,对李绅的教育影响深远。

李绅的仕途生涯相当辉煌。他在35岁时就中了进士,之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他还与了新乐府运动,并著有《乐府新题目》多达二十篇。然而,李绅的生活态度在他获得成功后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变得奢侈和浪费,尤其喜欢吃鸡舌。据《云烟过客》记载,李绅有一次吃鸡舌时,因为仆人的过错,将仆人处以极刑。

此外,李绅在处理公务时也有争议。他在辖区内的百姓中有很高的威信,但也因为严苛的管理,使得许多人纷纷逃离。他的官吏在面对他时也不敢说话。这些都显示出李绅在公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李绅的生活转变和政治行为受到了争议,但他的作品《悯农》却被广泛传颂,并对唐朝的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食物的珍惜,唤起了人们对粮食的珍视和对农民的尊重。

总的来说,尽管李绅的晚年生活和政治行为存在争议,但他对唐朝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悯農》作品,以及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理解,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Metasoul » 锄禾日当午,后来怎样了?
分享到
0 赞

相关推荐

评论 (0)

联系我们

sjmedia81

sjmedia81

微信公众号

sjmedia81

关注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客服微信

sjmedia81

商务号,添加请说明来意

服务热线
4008290919

服务热线